恒昌线下理财转线上标期限错配真的洗干净了?
凤凰模拟炒股大赛-50万奖金等你拿-点击下载APP
为此,我打了客服求证,客服妹子说总的额度应该是合同金额(系统匹配给债权人的资金)乘以剩余未还款期限。工程浩大,我就不细算了,粗略算应该没错。但多乐融为何不直接显示具体的合同金额,也是让人费解。
评论:0 点击: 73 次善林金融的事一出,涉及线下理财的平台便不时被拎出来吊打。常有人问我诸如恒昌、银谷、信合等平台究竟如何。刚好今天又有个朋友问及恒昌,我就从我的角度聊一聊恒昌吧。实控人是谁?根据2017年的资料,恒昌的员工从5万人裁减到3万人,规模仍然很大。3万人中应该有一大部分是贷款端业务员,包括线下和电销。大家都知道的,线上理财端用不了多少人。
在57号文之前,期限错配的集合标不是个事儿,许多平台都存在。现在嘛,就是个事儿了。如果大家有仔细看多乐融的定期宝,还会发现,单个定期宝标的的额度(平台上显示为:总开标金额)不是合同金额的加总,比如说额度16万,但底下200个债权的合同金额加起来只有5万 。
首先勾起我好奇心的是恒昌的实控人。
在各种媒体宣传报道中频频出现的恒昌创始人秦洪涛不仅不曾出现在恒昌的股东名单里,也未曾出现在恒昌旗下任何公司和平台的股东名单里。
(恒昌官网上显示公司主体为北京恒昌惠诚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恒昌惠诚】,股东分别为宋伟【没什么资料,据传是秦洪涛的亲戚】和鲁传伟。)而据恒昌内部员工在2016年的爆料,恒昌背后的老板既不是秦洪涛,也不是恒昌惠诚的大股东宋伟,爆料真假难辨,就不予理会了。
面对为何创始人不曾出现在股东名单里的问题,曾经有恒昌的客户经理回复称因为秦洪涛曾是线下债权的居间人,不能是法人,否则涉嫌非法集资。
还有个说法是,恒昌未来要上市,采取的是VIE架构。在恒昌惠诚的股东里确实曾经出现过一家名叫“恒昌投资(香港)国际有限公司”(这家香港公司目前是恒昌旗下贷款平台恒易贷的唯一股东)的公司股东,但是在2016年年底就又重新变更为自然人股东了。这个说法可信度并不高。
那么恒昌的实控人到底是谁?从媒体报道上来看,属秦洪涛无疑,又是创始人又是总裁。
如果是这样的话,秦洪涛到现在为何依然跟恒昌系在股权(也就是法律关系)上没有任何瓜葛?究竟是做了什么安排?莫不是秦洪涛现在还担任着超级放款人的身份?
总之,看不懂。不知道经常为恒昌站台的清华大学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是不是看得透透的?
再来看恒昌系P2P恒昌旗下至少有三个P2P平台,包括恒易融、恒慧融和多乐融。三个P2P平台的累计交易额分别如下:(自制表格,凑合看哈信息来源于平台官网)恒易融名气稍大一些,多乐融也有些人知道,在第三方网贷平台上也查得到;恒慧融上线最晚、成交量最大(只有计划标),但很多人没听说过。
恒易融和多乐融的实际控股股东都是宋伟和鲁传伟,很明显是一家。恒慧融在股权上则看不出跟恒昌有联系,是恒昌早期线下端转型过来的。
恒易融
? 多乐融
? ?恒慧融
前面提到的贷款端平台恒易贷
从表面上来看,三个平台都在努力合规,都上了银行存管(除了贵州银行存管的恒易融需要对接新的银行),也都有意备案。不过事实上,三个平台都存在期限错配的计划标。
先说恒易融,集合标为“定利宝计划”。打开今天的定利宝计划,锁定期有36个月、24个月、18个月、12个月、6个月和3个月。
不管锁定期多长,底层债权都是一致的。债权多达上千页,我翻了前面数页,再翻后面数页,不同锁定期下所显示的借款人和借款金额是一样的。
其实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在很多平台都存在不同锁定期所对应的底层债权相同的情况。
我们看已经完成募集的集合标就会知道,尽管在募集期间债权项目一致,但募集完成后,不同集合标所对应的债权项目应该是不同的。这可以归结为系统自动将资金匹配给不同的债权。
但由此就会产生期限错配的情况。给大家看看截图:
上述锁定期3个月的定利宝计划所匹配的债权都是36个月的。
上述锁定期为6个月的定利宝计划,所匹配的债权都是24个月的。
这种期限错配在多乐融和恒慧融同样存在。
多乐融“定期宝”所存在的期限错配更加严重,定期宝的锁定期称为“项目剩余锁定期限“,这个锁定期和债权对应的期限相差很大。
如截图所示:锁定期为274天的定期宝所对应的剩余债权期限既有1个月,也有2个月和3个月的。
另外还有个有趣的事,在查看借款人信息时,我发现恒慧融的借款人在个人信息主体性质一栏都写的是恒慧融的运营公司恒盛致远,而恒易融的借款人在个人信息主体性质一栏写的都是自然人;在借款描述上一个是用数字代码,一个是文字简短描述。除此之外,其他的借款人信息设置完全一致,包括个人信息里带征信报告。
恒慧融
不知道是不是有意为之以示区别。除上述问题和费解之处,找资料的时候,我发现恒易融和多乐融在4月中同时被爆料有逾期、回款延迟等现象。
好吧,从规避法律责任上来说,是合理的。但如果事实真是这样,不还是非法集资吗?
恒易融
从上述几点来看的话,恒昌系的三个平台在合规方面确实存在问题,尤其是期限错配的情况。但此外,尚未发现其他问题。在底层债权上,我倾向于认为恒昌的债权是比较真实的,恒昌确实有庞大的线下贷款业务团队,在线下债权的挖掘方面并不逊色。至于债权的质量,就难说了,昨天还看到有个人发帖说他父亲借了恒昌的钱,还了几期就不还了。
总的来看,恒昌从线下转型线上平台,在信息透明度和合规方面仍需要加强。至于能不能能投,能不投还是别投了,安全为主。
凤凰模拟炒股大赛-50万奖金等你拿-点击下载APP